“曹重”逆袭的青春密码
来源:环球体育HQBET下载官网    发布时间:2024-01-17 01:36:10 |阅读次数:110

  世界首台穿越式双小车岸桥、我国最大圆形储料新疆八钢圆锥、国内首个兼容敞车平装集装箱等,均由华电科工旗下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曹重”)生产制造。

  这是一家在滩涂上诞生的企业,从2011年创业至今,它从曾经的制造车间发展为现代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从一无所有到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纪录。而创造这些辉煌纪录的主力军就是年轻人。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位于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装备制造园区的“曹重”探访,找寻其发展的奥秘。

  从唐山高铁站换乘汽车去“曹重”,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透过车窗,记者沿途看到常有大型货车驶过,道路两侧不时出现滩涂与海面。抵达“曹重”前,大片厂房映入眼帘,阵阵机器轰鸣声传来。

  工作人员介绍,2008年,作为央企的中国华电集团和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作为第一家入驻曹妃甸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2009年“曹重”开始筹建。建厂初期,“曹重”只是华电所属的制造基地,简言之就是个加工车间。

  李永光、吴洪超、耿佳彬等十余人是“曹重”招聘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员工。“我入职时,公司还处于筹建初期,厂地漫天黄沙、一片泥泞,办公室、住宿都在临时筹建处,工作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吴洪超回忆说,“码头边没有一点植物,风一吹便是沙子。当时领导让我们给手机套个塑料袋,刚开始还不理解,后来才知道基本天天有沙尘,手机进了沙子就用不了了。”

  一批年轻人在这片滩涂上播撒青春和汗水,与企业同呼吸共成长。吴洪超从最基层岗位干起,几乎在该公司所有生产岗位历练过。

  新建厂的“曹重”,面临制度尚未建立、流程暂不完善、人员力量薄弱等困难。吴洪超和记者说,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这批年轻人主动承担,加班加点编制度、建流程,“那时我们都没有成家,除了工作也没其他事,大家都没有下班概念,24小时待命,30天无休,全身心投入工作”。在老一辈员工的带领下,员工之间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协作,不到一年时间,不断总结完善各项制度、流程、管理。

  李永光也从普通的技术员做起,他还记得刚来的时候,公司正着手生产首个项目装备,“我们从零开始,为了一项工艺、一个参数反复进行讨论,最终实现从无到有,从0到1。项目最终在各方努力下得以顺利交付,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这些青年员工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节点,让“曹重”迎来了重要历史时刻:2011年6月底厂区基建收尾,具备试生产条件;2011年10月22日华能海门电厂3号燃煤发电机组首台桥式抓斗卸船机成功下线日举行开业庆典,公司由筹建期转入试运营期,正式开启创业之路。

  跨过建厂的艰辛,“曹重”进入有序生产阶段。不料,更大的考验又来了。国家能源发展确立“绿色、低碳”大方向之后,2015年,火电站的建设数量锐减,“曹重”进行了战略定位调整——按照符合国家战略的发展趋势,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时任“曹重”总经理,现任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的牛文献回忆说:“那时候压力非常大,相当于翅膀还没长硬,就要放出去单飞,自己去市场上寻求生存机会。”

  “曹重”那时毫无准备,“既没有市场营销部,也没有研发技术部”。在牛文献的带领下,“曹重”像小鸟筑巢一般衔枝摘叶,成立市场营销部,组建专业团队,着手培养市场营销及项目管理能力。

  耿佳彬是第一批从生产岗转向销售岗的员工,“刚开始部门只有3人,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去做销售”。在第一批招入的大学生中,耿佳彬性格稍显外向,他还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客户介绍“曹重”产品时,客户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曹重”。

  于是,耿佳彬和伙伴们转变销售策略,“我们向客户介绍华电,毕竟华电集团是中央企业,告诉客户‘曹重’是华电集团所属企业。在一次次的接触中,客户慢慢地接纳了我们。”2015年4月,“曹重”成功自主签订了首个市场销售合同。

  “曹重”领导层不畏转型迎难而上的斗志鼓舞着这里的年轻人,让转型压力有效转化为众多年轻人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公司一起成长进步。

  设计部部长安福新说,这片土地见证了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黄金十年。通过与车间工人的紧密合作和不断学习,他逐渐掌握了有关结构类部件的基本工艺路线和标准化工艺流程,已成为公司设计制造的中坚力量。

  安福新向记者讲述一次机床改造的经历。“之前我们生产的一款产品,其中有一个核心部件超出当时‘曹重’的加工能力。”

  当时,“曹重”面临两个选择,以不能生产为由放弃订单,或者支付巨额费用请外面企业加工。“如果不打通这个能力,我们将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不甘放弃的安福新,一遍又一遍研究机床结构后发现,只要改造其中两个关键的立柱,就非常有可能实现生产。“可是一旦立柱的精度被破坏,机床的精度就没有了,这台价值1000多万元的机床就会废掉。”

  “公司领导非常有魄力支持改造,我们才有足够底气和自信。”安福新和团队花了3个月实践论证,最后啃下这个硬骨头,成功生产出品质合格的产品。这次改造的成功,标志着“曹重”具有贯通式翻车机等系列大型高效能装卸机器的生产能力。

  在市场的洗礼中,“曹重”依靠产品的质量获得了市场的认同,已成为装备制造领域的知名品牌,仅圆锥一款产品,市场占有率就高达70%。

  走上自主发展之路的“曹重”,实现了从成本中心走向利润中心的转变,并紧盯国家发展的策略,快速向风电领域拓展,形成了散料输送装备制造、风电装备制造和运维检修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2020年,“曹重”迎来第三次创业阶段——真正落实新发展理念,设计研发生产出更绿色、更高效、更节能的产品,从而积蓄持续发展的动能,打造核心竞争力。

  全球海运市场日益紧张的运力,使得港口码头装卸作业效能的提升成为痛点问题。80后青年周铁梁长期在上海从事生产设计研发工作。2020年刚来曹妃甸的他,就肩负起全球首台大型码头装卸专用的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生产设计,装卸效率是传统单车岸桥的两倍,对提高码头装卸作业效率具有重大价值。

  从单车到双车,华电年轻的开发团队通过上百次的反复计算研究,研发节能新材料,实现了设备整体吨位增加在可控范围;首次采用的激光焊接工艺,使小车更加坚固耐用;设备吨位增加后面临的滚装运输挑战,激发了年轻的团队最终研发出工装用量最少、转运效率最高的枕轨布置方式……如今,这个全球首台效率最高的穿越式双小车岸桥,已高高屹立在唐山港码头边。

  周铁梁和记者说:“这个岸桥的成功研发,将使‘曹重’在抢占重型装备的市场大蛋糕中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给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尽管研发过程充满挑战和未知数,该公司领导始终给予这个平均岁数不到30岁的团队莫大的信任和鼓励,直至大功告成。

  以绿色、节能为发力方向,“曹重”从2022年起开发氢能电解槽这一能源领域最前沿的项目。年轻的“曹重”生产部铆焊六班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挑战。80后生产组班长熊奇说:“要想在繁琐复杂的工序中把焊接质量提升到极致,需要练就‘豆腐上绣花’般的本领。”经过团队不断探讨,通过优化工装、调试设备参数、改进焊接方法,最终攻克了焊接难题。

  10余年来,“曹重”锻造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年轻队伍,第一批大学生已成为“曹重”中层骨干力量。

  不断创造新纪录的“曹重”技术工艺年轻团队目前有59人,并建立了生产设计人才梯队。“实现了各种大型装备的自主设计能力。”周铁梁介绍。

  在一支年轻的、富有朝气的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曹重”不断释放强劲发展动能,即使在疫情影响下,业绩仍实现逆势上扬,2020年自签合同额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2021年自签合同额、销售额首次同时突破10亿大关;2022年自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再创佳绩;2023年也呈现迅猛增长态势。

  “下一步,我们仍要紧紧凝聚青春的力量,继续奋斗向未来。”“曹重”负责人表示。

  版权声明:凡本网文章下标注有版权声明的均为中国青年报社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使用。违者本网将依照法律来追究法律责任。

  世界首台穿越式双小车岸桥、我国最大圆形储料新疆八钢圆锥、国内首个兼容敞车平装集装箱等,均由华电科工旗下华电曹妃甸重工装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曹重”)生产制造。

  这是一家在滩涂上诞生的企业,从2011年创业至今,它从曾经的制造车间发展为现代大型装备制造企业,从一无所有到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纪录。而创造这些辉煌纪录的主力军就是年轻人。

  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位于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曹妃甸片区装备制造园区的“曹重”探访,找寻其发展的奥秘。

  从唐山高铁站换乘汽车去“曹重”,需要一个多小时的车程。透过车窗,记者沿途看到常有大型货车驶过,道路两侧不时出现滩涂与海面。抵达“曹重”前,大片厂房映入眼帘,阵阵机器轰鸣声传来。

  工作人员介绍,2008年,作为央企的中国华电集团和唐山市曹妃甸工业区管理委员会签订投资协议。作为第一家入驻曹妃甸的国有装备制造企业,2009年“曹重”开始筹建。建厂初期,“曹重”只是华电所属的制造基地,简言之就是个加工车间。

  李永光、吴洪超、耿佳彬等十余人是“曹重”招聘的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员工。“我入职时,公司还处于筹建初期,厂地漫天黄沙、一片泥泞,办公室、住宿都在临时筹建处,工作生活条件相当艰苦。”吴洪超回忆说,“码头边没有一点植物,风一吹便是沙子。当时领导让我们给手机套个塑料袋,刚开始还不理解,后来才知道基本天天有沙尘,手机进了沙子就用不了了。”

  一批年轻人在这片滩涂上播撒青春和汗水,与企业同呼吸共成长。吴洪超从最基层岗位干起,几乎在该公司所有生产岗位历练过。

  新建厂的“曹重”,面临制度尚未建立、流程暂不完善、人员力量薄弱等困难。吴洪超和记者说,面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这批年轻人主动承担,加班加点编制度、建流程,“那时我们都没有成家,除了工作也没其他事,大家都没有下班概念,24小时待命,30天无休,全身心投入工作”。在老一辈员工的带领下,员工之间既分工明确,又互相协作,不到一年时间,不断总结完善各项制度、流程、管理。

  李永光也从普通的技术员做起,他还记得刚来的时候,公司正着手生产首个项目装备,“我们从零开始,为了一项工艺、一个参数反复进行讨论,最终实现从无到有,从0到1。项目最终在各方努力下得以顺利交付,为后续项目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正是这些青年员工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地工作,攻克一个又一个的困难节点,让“曹重”迎来了重要历史时刻:2011年6月底厂区基建收尾,具备试生产条件;2011年10月22日华能海门电厂3号燃煤发电机组首台桥式抓斗卸船机成功下线日举行开业庆典,公司由筹建期转入试运营期,正式开启创业之路。

  跨过建厂的艰辛,“曹重”进入有序生产阶段。不料,更大的考验又来了。国家能源发展确立“绿色、低碳”大方向之后,2015年,火电站的建设数量锐减,“曹重”进行了战略定位调整——按照符合国家战略的发展趋势,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时任“曹重”总经理,现任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的牛文献回忆说:“那时候压力非常大,相当于翅膀还没长硬,就要放出去单飞,自己去市场上寻求生存机会。”

  “曹重”那时毫无准备,“既没有市场营销部,也没有研发技术部”。在牛文献的带领下,“曹重”像小鸟筑巢一般衔枝摘叶,成立市场营销部,组建专业团队,着手培养市场营销及项目管理能力。

  耿佳彬是第一批从生产岗转向销售岗的员工,“刚开始部门只有3人,我们都不知道如何去做销售”。在第一批招入的大学生中,耿佳彬性格稍显外向,他还记得第一次去拜访客户介绍“曹重”产品时,客户一脸茫然,根本不知道“曹重”。

  于是,耿佳彬和伙伴们转变销售策略,“我们向客户介绍华电,毕竟华电集团是中央企业,告诉客户‘曹重’是华电集团所属企业。在一次次的接触中,客户慢慢地接纳了我们。”2015年4月,“曹重”成功自主签订了首个市场销售合同。

  “曹重”领导层不畏转型迎难而上的斗志鼓舞着这里的年轻人,让转型压力有效转化为众多年轻人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公司一起成长进步。

  设计部部长安福新说,这片土地见证了他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黄金十年。通过与车间工人的紧密合作和不断学习,他逐渐掌握了有关结构类部件的基本工艺路线和标准化工艺流程,已成为公司设计制造的中坚力量。

  安福新向记者讲述一次机床改造的经历。“之前我们生产的一款产品,其中有一个核心部件超出当时‘曹重’的加工能力。”

  当时,“曹重”面临两个选择,以不能生产为由放弃订单,或者支付巨额费用请外面企业加工。“如果不打通这个能力,我们将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

  不甘放弃的安福新,一遍又一遍研究机床结构后发现,只要改造其中两个关键的立柱,就非常有可能实现生产。“可是一旦立柱的精度被破坏,机床的精度就没有了,这台价值1000多万元的机床就会废掉。”

  “公司领导非常有魄力支持改造,我们才有足够底气和自信。”安福新和团队花了3个月实践论证,最后啃下这个硬骨头,成功生产出品质合格的产品。这次改造的成功,标志着“曹重”具有贯通式翻车机等系列大型高效能装卸机器的生产能力。

  在市场的洗礼中,“曹重”依靠产品的质量获得了市场的认同,已成为装备制造领域的知名品牌,仅圆锥一款产品,市场占有率就高达70%。

  走上自主发展之路的“曹重”,实现了从成本中心走向利润中心的转变,并紧盯国家发展的策略,快速向风电领域拓展,形成了散料输送装备制造、风电装备制造和运维检修服务三大业务板块,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2020年,“曹重”迎来第三次创业阶段——真正落实新发展理念,设计研发生产出更绿色、更高效、更节能的产品,从而积蓄持续发展的动能,打造核心竞争力。

  全球海运市场日益紧张的运力,使得港口码头装卸作业效能的提升成为痛点问题。80后青年周铁梁长期在上海从事生产设计研发工作。2020年刚来曹妃甸的他,就肩负起全球首台大型码头装卸专用的穿越式双小车岸桥的生产设计,装卸效率是传统单车岸桥的两倍,对提高码头装卸作业效率具有重大价值。

  从单车到双车,华电年轻的开发团队通过上百次的反复计算研究,研发节能新材料,实现了设备整体吨位增加在可控范围;首次采用的激光焊接工艺,使小车更加坚固耐用;设备吨位增加后面临的滚装运输挑战,激发了年轻的团队最终研发出工装用量最少、转运效率最高的枕轨布置方式……如今,这个全球首台效率最高的穿越式双小车岸桥,已高高屹立在唐山港码头边。

  周铁梁和记者说:“这个岸桥的成功研发,将使‘曹重’在抢占重型装备的市场大蛋糕中居于明显的优势地位,给整个企业的发展带来新的增长点。”尽管研发过程充满挑战和未知数,该公司领导始终给予这个平均岁数不到30岁的团队莫大的信任和鼓励,直至大功告成。

  以绿色、节能为发力方向,“曹重”从2022年起开发氢能电解槽这一能源领域最前沿的项目。年轻的“曹重”生产部铆焊六班勇敢地接受了这一挑战。80后生产组班长熊奇说:“要想在繁琐复杂的工序中把焊接质量提升到极致,需要练就‘豆腐上绣花’般的本领。”经过团队不断探讨,通过优化工装、调试设备参数、改进焊接方法,最终攻克了焊接难题。

  10余年来,“曹重”锻造了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年轻队伍,第一批大学生已成为“曹重”中层骨干力量。

  不断创造新纪录的“曹重”技术工艺年轻团队目前有59人,并建立了生产设计人才梯队。“实现了各种大型装备的自主设计能力。”周铁梁介绍。

  在一支年轻的、富有朝气的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曹重”不断释放强劲发展动能,即使在疫情影响下,业绩仍实现逆势上扬,2020年自签合同额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2021年自签合同额、销售额首次同时突破10亿大关;2022年自签合同额、营业收入再创佳绩;2023年也呈现迅猛增长态势。

  “下一步,我们仍要紧紧凝聚青春的力量,继续奋斗向未来。”“曹重”负责这个的人说。